塑石假山施工涉及高空作業、結構穩定性、機械操作及自然環境影響,需制定系統化安全管理措施。以下從風險識別、預防措施、應急管理三大模塊提供具體方案:
一、風險識別與分級管控
風險類型典型場景風險等級管控措施
高空墜落腳手架搭設、假山頂部施工高高掛低用安全帶、防墜網、安全防護網
結構坍塌鋼筋骨架焊接不牢、水泥配比錯誤高結構計算書審核、隱蔽工程驗收、定期沉降監測
機械傷害吊車吊裝、電焊機操作中持證上崗、設備年檢、設置防護罩
化學品中毒環氧樹脂調配、防腐涂料施工中通風設備、防護服、應急洗眼器
自然環境雨季邊坡滑坡、大風天氣施工低-高雨季停工、大風預警時停止高空作業
二、核心安全管理措施
1. 人員安全
資質與培訓
所有工人需持高處作業證、特種設備操作證(如吊車、電焊機)。
崗前培訓:
安全操作規程(如吊裝手勢、焊接防護)。
應急處理(如觸電急救、火災逃生)。
案例警示:播放假山坍塌、高空墜落事故視頻。
防護裝備
高空作業:佩戴五點式安全帶、防滑鞋,設置雙層安全防護網(間距≤3m)。
化學品操作:戴防毒面具、防護手套,設置洗眼器。
行為管控
禁止酒后作業、疲勞作業,實行雙人操作制(如吊裝時1人指揮、1人監護)。
設置安全觀察員,實時糾正違規行為。
2. 設備與材料管理
設備檢查
吊車、腳手架:每日開工前檢查,記錄載荷、穩定性。
電焊機、切割機:檢查接地、漏電保護。
材料管理
水泥、鋼筋:堆放離地≥20cm,防雨防潮。
化學品(如環氧樹脂):單獨存放,標識“易燃”“有毒”。
3. 結構安全
設計階段
委托專業機構出具結構計算書,明確荷載、配筋、錨固方式。
模擬天氣(如暴雨、大風)下的穩定性。
施工階段
鋼筋骨架焊接:每50個焊點抽檢10%,焊縫厚度≥8mm。
水泥澆筑:分層振搗,每層厚度≤50cm,養護期≥7天。
驗收階段
隱蔽工程驗收:鋼筋、預埋件、焊接點需監理簽字。
沉降監測:施工后3個月內每周監測1次,沉降量≤5mm/月。
三、應急管理
1. 應急預案
觸電:切斷電源→心肺復蘇→送醫。
高空墜落:移動傷員→止血→聯系120。
化學品泄漏:中和→吸附→通風。
結構坍塌:設置警戒區→疏散人員→調用機械救援。
2. 應急物資
每500㎡配置1套:
急救箱(含止血帶、消毒液)。
滅火器(ABC干粉型)。
應急照明(手電筒、應急燈)。
防毒面具(3M 6200型)。
3. 演練與復盤
每季度1次應急演練,記錄問題并改進。
建立事故臺賬,分析原因并優化流程。
四、特殊場景管理
1. 雨季施工
腳手架:設置排水溝,避免積水導致銹蝕。
邊坡:采用分段施工,減少對邊坡擾動。
材料:水泥、鋼筋覆蓋防水布,防止受潮。
2. 大風天氣
風力≥6級時,停止高空作業。
腳手架:增加斜撐,提高抗風能力。
吊裝:吊臂收起,吊物固定。
五、安全檢查表(示例)
檢查項檢查標準頻率
腳手架承載力≥2.5kN/m?,無銹蝕每日
安全帶高掛低用,無破損每班次
吊裝指揮信號清晰,持證上崗每次
化學品存儲通風良好,標識清晰每日
鋼筋焊接焊縫厚度≥8mm,無裂紋每50個焊點抽檢10%
六、總結
塑石假山安全管理需“設計-施工-驗收”全流程管控:
設計階段:結構計算書、荷載分析、天氣模擬。
施工階段:人員資質、設備檢查、材料管理、結構監測。
驗收階段:隱蔽工程驗收、沉降監測、質量評估。
通過PDCA循環(計劃-執行-檢查-改進)持續優化,確保安全與質量雙達標。